内热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内热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吴一凡 康银阁
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 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
摘 要:目的:探讨内热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0年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纳入研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方案;观察组采用内热针治疗方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日本骨科学会(JOA)腰椎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腰屈曲范围(LFR)。结果:治疗14 d,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及JOA腰椎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腰屈曲范围(LF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体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内热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改善症状,缓解痛苦,提高基本运动能力,使腰椎功能恢复正常,治疗有效性与安全性均能得到保障。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内热针; 电针; 临床疗效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病因比较多样化,腰椎间盘病变是常见的原因之一。另外,外伤也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病因。在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后,腰部能够感觉明显的不适,疼痛感较为强烈,部分患者单腿或双腿有明显的麻木感,诸多症状很大程度上限制基本行动能力,对心理与精神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视,临床针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已有一套相对成熟的治疗体系,临床分型及病理使临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有了进一步的认知,这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案的选择及治疗效果有着重要帮助。内热针治疗是目前临床常见的保守治疗手段。内热针是一种控制调节针尖发热的温热针具,能缓解因神经-肌肉接头障碍引起的肌肉痉挛及神经感受器过度敏化形成的慢性软组织疼痛,具有舒筋、通络、活血之效。本研究回顾分析2018年6月—2020年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内热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月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标准;无重要器官疾病;无精神疾病;无血凝障碍疾病;对本研究内容了解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2例病理表现为L3-4突出、10例L4-5突出、8例L5-S1突出、12例L3-4、L4-5突出,12例L4-5、L5-S1突出、20例L2-3、L3-4、L4-5突出、16例L3-4、L4-5、L5-S1突出。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25~71岁,平均年龄(35.14±8.24)岁;病程0.6~9年,平均病程(7.03±1.56)年。观察组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46.79±5.39)岁;病程0.5~10年,平均病程(6.91±1.6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本次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式选用电针疗法,调整患者体位,使其呈俯卧状态,为了提高腰椎高度,便于治疗,用枕头垫在腹部下方,以腰2至骶1两侧的夹脊穴为主穴,向外旁开2 cm依次布第二批电针,对每一个穴位逐一进行针刺。本次治疗使用的电针频率为2 Hz,每隔2 d治疗1次,每次治疗时间30 min。观察组采用内热针处理,方法为患者取俯卧位,在腹部垫方枕,常规消毒、铺巾。依据腰部症状及神经症状取腰2至骶1两侧的夹脊穴为主穴。利多卡因注射液用麻醉枪在各穴位处浸润麻醉,内热针垂直刺入各穴位,直至骨膜,将内热针治疗仪接通电源,根据需要设置仪器的加热温度及加热的时间。每周治疗2次,每次治疗时间同对照组一样,均为30 min,两组治疗2周后结束治疗。
1.3 观察指标
数据的核对、录入由双人负责,采用统计学软件确保数据录入的正确性。取得全部数据后由统计学专家负责资料的统计。对比两组疗效、joa腰椎功能评分、VAS评分以及腰屈曲范围。(1)JOA腰椎功能评分:满分10分,评分越高代表腰椎功能越好;(2)VAS评分:满分10分,得分越高代表腰椎疼痛程度越强烈;(3)疗效评价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症状改善程度分为治愈、显效、有效、无效4类。以腰椎各项评分正常、临床症状消失,腰椎与下肢活动恢复正常为治愈;以症状减轻或消除,腰椎与下肢活动能力得到改善为显效;以临床症状改善,腰椎与下肢活动好转为有效;不满足上述条件均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治愈率+显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得数据先用Excel 2010进行录入校对,采用SPSS17.0生物学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分别进行t检验、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各项评分情况
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及JOA腰椎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及腰屈曲范围(LF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评分情况对比(`x±s)
注:本组治疗前后比较,P<0.05。
2.2 两组疗效情况
观察组总体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疗效情况对比[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腰腿疼痛是常见症状;属于中医“腰痛病”“伤筋病”,因为外感风、寒、湿、热,或内伤体虚年老、跌仆挫伤,中医认为其病机为筋脉痹阻、腰府失养。现代研究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腰腿软组织疼痛机理考虑痛觉感受器敏化、神经源性炎症反应、疼痛感受的反应强度异常、中枢神经的可塑性改变等。内热针是针和灸的良好结合,具有显著的活血作用,加强血液循环,改善麻木与疼痛感。内热针通过针部内部加热处理,在与病灶处接触时,病灶处能够受到内热针温度的影响,提高温度,促使血流加快,增进循环,且血液循环程度能够通过调整内热针的温度控制调节。可以加快骨骼组织血管的修复与新生,为后续血液流通范围和供血能力进行强化,进而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恢复创造有利条件。本研究结果分析提示,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5.0%,这与郭红梅等研究结果一致,且腰部活动功能明显改善,与张琳等研究相符,提示内热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显著。但是在研究过程中发现部分患者对温度调控在40℃以下的治疗效果不佳,后期研究中调高内热针温控至45℃疗效更佳,提示我们就不同温度内热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尚需研究。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内热针治疗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本文摘自《内蒙古中医药》第39卷第10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为转载,不对本文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本文观点负责。本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术交流用,我们尊重原创,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