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热针治疗颈肩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内热针治疗颈肩肌筋膜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内热针治疗颈肩肌筋膜炎的效果。
方法:收治的 60 例颈肩肌筋膜炎患者,以治疗方式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各 30 例,参照组行常规针灸治疗,研究组治疗前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明确原发病灶、布针范围,行内热针治疗,对两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两组治疗前 VAS 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 VAS 评分比参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 96.67%,与参照组的 76.67%相比,相对更高(P<0.05)。
结论:红外热成像技术用于颈肩筋膜炎中可有效明确原发病灶、布针范围,为临床布针提供指导,对颈肩肌筋膜炎应用内热针治疗效果理想,可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内热针;颈肩肌筋膜炎;针灸
颈肩肌筋膜炎为临床常见颈部软组织损伤,又称颈肩肌纤维组织炎或肌肉风湿症,指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发生的无菌性炎症。 颈肩肌筋膜炎多见于中老年群体,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肩背痛、僵硬、软弱无力、运动受限等。对本病若不及时治疗,可加重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等疾病,并随时间延长可累及整条脊柱,威胁患者身体健康。 目前临床对本病主要采用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治疗,常用方法包括推拿、针灸、中药等,但效果较慢。本研究将内热针用于颈肩肌筋膜炎治疗中,旨在评价其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6 年 1 月~2017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颈肩肌筋膜炎患者 60 例,以治疗方式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各 30 例。研究组中男 17 例、女 13例;年龄 47~75(60.32±1.59)岁;病程 3~26(14.32±1.27)个月。参照组中男 18 例、女 12 例;年龄 46~74(60.36±1.63)岁;病程 4~27(14.36±1.31)个月。 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纳入标准:均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颈肩肌筋膜炎诊断标准;均意识清晰,并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传染病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肝肾功能不全者;造血系统疾病者;精神疾病者;肩周炎疾病者;颈型颈椎病者;存在沟通、意识、神志障碍等影响研究者;临床资料丢失者;治疗依从性较差者;有治疗禁忌者。
1.2 方法
参照组行常规针灸治疗,方法:应用针灸针(规格 0.3mm×40mm)对患者进行针灸,选择双凤池、双天柱、肩井、肩髃、后溪、外关、双颈百劳等穴位,留针 30min,1 次/d,持续治疗 2w。研究组行内热针治疗,治疗前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明确原发病灶、布针范围。 检查前 1d。嘱患者禁烟禁酒,切勿服药或熬夜。使用红外热像仪对患者进行诊断,参数设置:空间分辨率为1mrad,测温范围 10~40℃,最小解析温差 0.05℃。于无阳光直射、无空气对流的屏蔽室内收集图像,室内温度调 24~25℃,湿度 45%~60%左右,采集图像前使用记号笔于病灶区勾画 。指导患者静坐 5~10min,随后站立距离红外摄像机镜头 2.5m 左右,摄取规定体位的可见光图像、红外热像图。储存、编辑并处理图象,应用 IASNET2 软件自动融合红外热像图、可见光图像。不同色阶表示不同温度,白色代表高热区,红、红中黄代表热区,黄、黄中红代表温区,蓝、蓝中绿代表冷区,紫、紫中蓝代表超冷区。 根据红外热像图色彩分布对病变位置、范围进行分析,为内热针治疗提供指导意见。协助患者取俯卧位,将枕头垫于其胸部下方,使用龙胆紫定点笔对布针点进行比较,标记关节突、椎板上附着点、冈下窝、冈上窝、肩胛提肌、肩胛骨外侧压痛点。 连接心电监护,术前应用芬太尼注射液 0.1g 行静脉注射,给予咪达唑仑 5mg+0.9%生理盐水 5ml 稀释后先静脉注射 2ml,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必要时可再加推1ml。对穴位进行常规消毒、铺巾,使用针体直径0.7mm、针柄直径 1mm 的内热针(长约 8cm),于 C2~T4 棘突旁 2、3cm 处纵向每间隔 1 个椎体,分别对软组织特定压痛点进行标记(每条线 10 个点左右,共计 40 个点左右),并另外标记冈下窝、冈上窝、肩胛内侧。 术者使用内热针经压痛点刺入,待皮肤刺破后立刻将针尖倾斜 45°,内热针经过软组织病变区域,直至压痛点肌肉层、筋膜,注意切勿深刺至肋间,避免引发气胸。布针结束后,将针柄与内热针治疗仪进行连接,将加热温度设置在 40~43℃之间,加热时间 20min左右。治疗完毕后将内热针拔出,使用无菌敷料对针眼进行压迫,检查患者针刺部位有无活动性出血现象,并使用碘伏对针刺部位进行常规消毒。持续治疗1w。
1.3 临床观察指标
以视觉模拟法 (VAS)对两组治疗前、治疗后 2 周疼痛程度进行测评,总分 10 分,0 分表示无痛 ,1~3 分 为轻度疼痛 ,4~6 分 为中度疼痛,>6 分为重度疼痛,分数越高,提示疼痛程度越严重。以生活质量测定量表(SF-36)对两组进行测评,总分 100 分,得分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好。经 2w治疗后,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1.4 疗效评定标准
以《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为依据:临床治愈:治疗 2 周后肩颈疼痛、活动受限、沉重感等症状均彻底消失,体征均恢复正常,随访 6个月内无复发;显效:治疗 2 周后,肩颈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基本消失,但天气变化或活动时可出现轻微不适;有效:疗程结束后各项症状、体征均有所改善,气候变化时仍会出现肩颈背部胀痛现象;无效:疗程结束后各项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 SPSS 19.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 t 检验,计数资料以 n(%)表示,行X2检验,P<0.05 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VAS 评分无显著差异 (P>0.05),研究组治疗后 VAS评分比参照组低(P<0.05)。见表 1。
表 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x±s)
2.2 两组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 96.67%,与参照组的 76.67%相比,相对更高(P<0.05)。见表 2。
表2 两组疗效比较【n(%)】
颈肩肌筋膜炎在临床十分常见,为肌肉、筋膜急性或慢性损伤,多为各种损伤后治疗不当或未彻底治愈所致,此外潮湿、寒凉、肌肉劳损等均会导致本病。发病初期致病因素对局部组织形成刺激,导致组织细胞形态发生变化,局部微循环减慢,使得组织细胞灌流不足,严重损害微循环功能。 随病情逐步发展,肌肉、筋膜结缔组织内可形成瘢痕、纤维挛缩,出现微小或较大小结节。若机体外感湿邪可进一步刺激肌肉,肌肉反射性收缩可引发疼痛,最终引发肌肉酸痛、僵硬等,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采取合理的措施治疗颈肩肌筋膜炎对缓解症状、减轻疼痛有重要意义。
目前临床治疗本病的措施较多,常见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理疗,推拿、针灸等,上述方法对早期症状较轻的患者治疗效果理想,可缓解疼痛等症状,但对在病程较长、患处可触及硬结节的患者而言疗效不佳,患者容易反复发作,存在一定局限性。内热针主要根据以痛为腧及肌筋膜激痛点理论,结合软组织外科松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治疗方法,在软组织疼痛治疗中效果理想。针刺特定穴位后可传入热量至组织深层处,通过对深层肌肉筋膜组织产生持久的肌肉松懈效应,达到缓解软组织疼痛的目的。
红外热成像技术可有效反应人体生理改变、新陈代谢进程,当机体生理状况出现变化后,其全身或局部热平衡可受到一定破坏或影响,主要表现为组织温度上升或下降,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可客观地对机体生理变化进行记录,为临床诊断疾病提供有力依据。虽然红外热成形技术灵敏度较高,但其为二维成像,仅能大体勾画人体轮廓,难以显示具体、细微部位,为更加直观地观察疼痛位置与温度的关系,可将红外热像图与可见光图像进行叠加、融合,可有效提升定位精准性。 检查前应用记号笔于患者体表异常感觉处进行勾画,随后和红外热像图进行融合,可对机体异常温度位置进行精准定位。
本研究中,治疗前对患者应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对病变位置进行定位,可有效指导医师布针范围。通过对压痛点进行针刺,可钝性剥离松懈触及较硬结节点、条索病变组织,促使局部筋膜压力下降,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增加组织间隙氧分压,进而起到抗炎消肿、修复组织的效果.此外内热针的温热可对皮肤穴位进行强烈刺激,连接脏腑、皮毛、筋肉等,鼓动全身正气清除体内邪气,可有效调节脏腑郄穴,疏通经络,起到祛邪扶正、正气活血之效。
本研究中,研究组应用内热针治疗后,VAS 疼痛评分明显降低,且相比参照组更低。 提示内热针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程度。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与参照组相比,相对更高,提示内热针有效改善患者肩颈痛、活动受限等症状,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在颈肩筋膜炎患者中应用价值较高。综上所述,对颈肩肌筋膜炎患者应用内热针治疗效果理想,可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程度,改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本文摘自《现代诊断与治疗》第30卷第15期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