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臭氧治疗仪_三氧治疗仪_内热式针灸治疗仪_内热针治疗仪-山东前沿医疗

网站首页 > 技术支持 > 内热针应用

内热针与传统针刺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运动障碍的疗效对比分析

内热针与传统针刺治疗脑卒中后上肢运动障碍的疗效对比分析

刘强 贾晶晶 刘小丽 林瑞珠(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 宁夏银川市第二人民医院 宁夏医科大学

摘 要

目的:探讨内热针与传统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运动障碍的疗效。

方法:随机将2020年8月—2021年8月本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122例缺血性脑卒中后痉挛期上肢运动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内热针治疗,均治疗2个疗程。观察上肢运动功能、手功能、上肢肌群共同收缩率(CR)、肩部疼痛程度、肌肉痉挛程度、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

结果:122例患者中110例完成治疗,每组各55例。两组治疗后FMA-UE评分、上肢Brunnstrom、BBT和MBI评分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屈曲位肱二头肌CR、伸展位肱三头肌CR、VAS评分与M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传统针刺比较,内热针可更有效地缓解患者肌肉痉挛和疼痛程度,改善上肢和手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功能障碍治疗中具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内热针;针刺;脑卒中;上肢运动障碍

244ef32556a7401ea942c260cbd8c62f.jpeg

脑卒中是引起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全球约1/4的人在其一生中可经历脑卒中,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与房颤等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发病率增加,脑卒中发生率也在相应增加。上肢运动障碍是缺血性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肢残存功能。针刺可促使神经发生、增加缺血缺氧耐受性和促使新生血管生成,改善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功能和认知功能,并能改善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内热针可利用热传导将热量传入针刺部位深部,更有效地改善局部微循环,促使受损组织修复,在脑卒中肩痛、强直性脊柱炎治疗中均有显著的效果。但是内热针在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运动障碍的报道十分少见,鉴于此,本研究通过设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比较内热针、传统针刺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运动障碍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年8月—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122例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运动障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61例。本研究已经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122例患者最终有110例完成治疗,每组各55例。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与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x±s)

1.png

1.2 纳入标准

①结合临床症状,神经系统检查,脑CT或MRI诊断为缺血性脑卒中,符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诊断标准;②单侧上肢运动功能障碍;③痉挛期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估肌张力≥1级;④上肢Brunnstrom分级Ⅱ级及以上;⑤中医辨证分型气虚血瘀,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⑥年龄18周岁以上。

1.3 排除标准

①合并严重感染、心血管疾病、癫痫和帕金森等;②活动性出血;③穿刺部位破损、皮下瘀血;④卒中后失语、失聪或严重认知障碍无法配合完成治疗者。

1.4 脱落标准

①治疗期间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或病情恶化者;②中途退出者。

1.5 样本量估算

根据公式n=2[(tα+tβ)s/δ]2计算样本量,s代表两总体标准差的估计值,δ为两均数的差值,tα和tβ分别为检验水准α和第Ⅱ类错误的概率β对应的t值,通过查表得到tα=1.96,tβ=1.28。假设观察组治疗后能使FMA-UE评分增加10.02分,对照组增加9.50分,标准差相等,均为0.81分,代入公式得n1=n2=51,考虑失访率不超过20%,至少需要122例。

1.6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组后均给予改善脑循环、抗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维持电解质平衡以及常规物理治疗和作业等基础治疗,合并基础疾病给予降压、降糖等支持治疗。

1.6.1 对照组

采用传统针刺治疗,头针选取病灶同侧(偏瘫对侧)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和顶旁2线,体针选择偏瘫侧天井、外关、曲池、臂臑和腕骨。操作:常规95%医用酒精进行穴位消毒,采用一次性不锈钢毫针(0.3mm×40mm),头穴针刺时,针头与头皮呈15 °夹角刺入,感到阻力减少即抵达帽状腱膜下层,停止进针,快速捻转速度200次/min,得气后留针30min,每10min捻转1次,每次2~3min。1次/d, 每周治疗5d,4周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6.2 观察组

穴位选择同上,头穴操作同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体针采用内热针治疗(0.7mm×110mm),以督脉穴为主,自胸1棘突下自腰5棘突下布针,常规消毒麻醉后,内热针直刺进针,进针深度以到达脊上韧带或脊间韧带为准,连接内热针治疗仪,温度设置为42 ℃,单针输出功率为1.0W,持续治疗20min。治疗结束逐一起针,无菌棉球按压针孔止血,针孔覆盖无菌敷料。1周治疗1次,下次进针点应避免上次针孔处,4周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7 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后由未参与治疗的医师评价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手功能、上肢肌群共同收缩率(CR)、肩部疼痛程度、肌肉痉挛程度和生活质量,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7.1 上肢运动功能

简化Fugl-Meyer 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Brunnstrom 6阶段量表评估上肢运动功能,FMA-UE满分0~66分,Brunnstrom Ⅰ期计1分,满分1~6分,评分越高代表上肢运动功能恢复越好。

1.7.2 手功能

组块测试(BBT)测试手功能,记录60s内患者将体积3cm3方块从盒子一端移至另一端的个数。

1.7.3 上肢肌群共同收缩率(CR)

SA7550型表面肌电分析系统(加拿大Thought Technology公司)检测患肢屈曲位、伸展位最大等长收缩动作时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积分肌电值,计算共同收缩率[CR,拮抗肌积分肌电值/(主动肌积分肌电值+拮抗肌积分肌电值)×100%]。

1.7.4 疼痛程度和痉挛程度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肩部疼痛程度,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估肌痉挛程度。VAS评分满分0~10分,评分越高疼痛程度越重。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1级记为1分,1+级记为2分,2级记为3分,3级记为4分,4级记为5分,得分越高表示肌张力越高、痉挛程度越重。

1.7.5 生活质量

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得分范围0~100分,评分越高代表生活能力越强。

1.7.6 不良反应

晕针、皮肤感染和溃疡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8 统计学处理

SPSS 25.0录入和分析数据,连续变量经Kolmogorov-Smirnov检验符合正态分布以(`x±s)表示,采用配对(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或独立样本(治疗前后两组间)t检验。性别、侧别和不良反应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频数<1)。检验水准α=0.05。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上肢和手功能比较

两组治疗前FMA-UE评分、上肢Brunnstrom及BB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MA-UE评分、上肢Brunnstrom及BBT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MA-UE评分、上肢Brunnstrom及BBT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上肢和手功能比较(`x±s)

2.png

2.2 两组治疗前后上肢肌群CR比较

两组治疗前屈曲位肱二头肌CR、伸展位肱三头肌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屈曲位肱二头肌CR、伸展位肱三头肌CR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屈曲位肱二头肌CR、伸展位肱三头肌CR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上肢肌群CR比较(`x±s)

3.png

2.3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痉挛程度和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治疗前VAS评分、MAS评分、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MA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MBI评分较治疗前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MAS评分低于对照组,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痉挛程度和生活质量比较(`x±s)

4.png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两组治疗期间未出现晕针、皮肤感染和溃疡,观察组出现2例针刺部位发红,对照组未出现针刺部位发红,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讨 论


缺血性脑卒中损伤皮质脊髓束,影响上肢和手功能,脑卒中后痉挛期上肢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上肢屈肌肌张力增高,肌痉挛、关节运动障碍等,可导致永久性关节挛缩或终身残疾。研究表明幸存脑卒中患者中约85%伴有上肢功能障碍,仅5%~34%的患者经过治疗后上肢功能可完全康复。本病属于中医学“中风”范畴,临床以气虚血瘀型多见,病机为肾气亏虚,不能濡养五脏,脾生化乏源,不能充养肾气,二者相互影响,日久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血虚血瘀,瘀血阻滞脑络引起中风、半身不遂。《素问·调经论》中记载:“屈而不能伸者,其病在筋”,说明脑卒中后运动障碍病位在于筋络,治疗应注重改善病患侧肌群间肌张力异常,控制肌痉挛。针刺是中医古老的治疗方法之一可疏通筋络、调和阴阳和扶正祛邪,现有研究显示针刺的穴位中可能含有高密度神经末梢的可兴奋神经复合体,在特定穴位针刺可激活向脊髓发送信号的传入纤维,并激活儿茶酚胺、乙酰胆碱、谷氨酸与γ-氨基丁酸等神经递质传递,还可增加梗死区周围血流灌注,促使神经元重组和神经功能重建,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脑卒中治疗的替代和补充疗法,临床试验也表明针刺在改善患者平衡功能、缓解肌肉痉挛和增加肌肉力量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中也建议选用针刺治疗。

本研究从脑论治,头针结合体针,选取顶颞前斜线、顶颞后斜线、顶旁2线以及天井、外关、曲池、臂臑和腕骨,以神导气,以气通经,疏通经络,缓解上肢肌肉痉挛,改善上肢功能。顶颞前斜线位于头顶侧面,经外奇穴前神聪至颞部胆经悬厘,刺之主治脑卒中运动不利,顶颞后斜线指从督脉百会穴到颞部胆经曲鬓穴的斜线,主治脑卒中后感觉不利。顶旁2线自正营穴至承灵穴,主治肩、臂、手麻木疼痛和偏瘫。头穴配合体穴针刺调神、调阴阳和通经活络,增加大脑血流灌注,促进缺血脑组织神经功能恢复,进而缓解偏瘫侧肢体痉挛,改善运动功能。对照组治疗后FMA-UE评分、上肢Brunnstrom分期、手BBT及MBI评分增高,VAS评分、MAS评分、屈曲位肱二头肌CR及伸展位肱三头肌CR降低,说明传统针刺可减轻上肢共同收缩程度,缓解肌肉痉挛,提高上肢运动水平和控制能力,改善手部抓握能力,进而促使上肢运动功能恢复,建立正常运动模式。黄馨云等采用针刺治疗非急性期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瘫痪患者,有效改善肘关节及掌指关节肌张力,提高上肢运动功能。

内热针是基于银质针演变而来的一种现代电子针刺方法,针刺材料采用铁合金,不易弯曲和变形,韧性高,针体内置电阻丝,可直接而均匀地加热,模拟传统温针灸的效果,且加热时间和温度可自行设置并由电脑操控,能更有效地促使深层病灶血液循环,避免传统艾灸烫伤皮肤的风险,具有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治疗肌肉软组织损伤和周围神经损伤方面较常规物理治疗更有优势。目前内热针已经用于强直性脊柱炎、中风后肩痛[4]和神经根型颈椎病等疾病的治疗,且被证实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但是内热针在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的应用并不多见,其临床疗效尚不清楚。本研究观察组采用内热针治疗,治疗选穴同对照组,头针沿用传统针刺治疗,体针操作采用内热针治疗,治疗后FMA-UE评分、上肢Brunnstrom评分、手BBT及MBI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MAS评分、屈曲位肱二头肌CR与伸展位肱三头肌CR低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说明内热针较传统针刺更有助于抑制肌群共同收缩程度,缓解肌组织痉挛,改善上肢和手功能,在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障碍方面有更显著的效果和安全性。动物研究显示内热针可降低骨骼肌慢性损伤后肌张力,大鼠腓肠肌肌肉肌腱处慢性损伤后采用内热针治疗可观察到损伤组织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表达增高,促进软组织损伤修复。内热针还可增加大鼠骨骼肌慢性损伤后软组织微血管密度,促使骨骼肌组织血管生成,促进损伤骨骼肌修复。可见内热针可能通过促进偏瘫侧痉挛肌组织修复,缓解肌痉挛,促使上肢功能恢复。另外,内热针内置电阻丝,针径较粗,作用于损伤软组织可中断痉挛组织间连接,降低痉挛肌肉间应力,重塑力学平衡,从而松弛痉挛肌肉,促使上肢功能恢复。

综上,与传统针刺比较,内热针可更有效地缓解缺血性脑卒中后痉挛期上肢功能障碍患者肌肉痉挛和疼痛程度,改善上肢和手运动功能,提高上肢运动控制能力,建立正常运动模式,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文摘自《针灸临床杂志》2023年第39卷第03期

【免责声明】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健康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请向医生咨询与讨论。文章内的配图仅为示意图,且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640.gif

1670570419657900.jpg微信图片_20221209094610.png

山东前沿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温馨提示: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详情。



1679454270713638.png



1679454238546849.png


1679454349765229.png

1679454361668782.png

1679455934264552.png


1679455975120765.png


1679456017284656.png


1679456054984615.png


1679456084205950.png


1679456108149701.png

微信截图_20221209164508.png




微信图片_20221209094453.jpg

扫码关注我们

品牌:前沿医疗
总代理:山东前沿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产品热线:0533-3591037

售后电话:18678190110

网站:www.zamt.com.cn



Copyright 2005-2019, Shandong Qianya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前沿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鲁ICP备14007146号-11578036291996593.png   20220307160206.png  鲁公网安备 37039002000468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鲁)-非经营性-2018-0330

未.jpg"和“前沿”为山东前沿医疗注册商标,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

疼痛科医用臭氧治疗仪厂家-内热针治疗仪-冲击波治疗仪-内热针-山东前沿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