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热针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无先兆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内热针联合氟桂利嗪治疗无先兆型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李海龙1 董兆玲1 边海溪2(1.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2.哈尔滨市香坊区人民医院)
无先兆型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性疾病,其疼痛部位多位于额颞部,以发作性、搏动性的剧烈头痛为其主要临床表现,发作时通常伴有恶心、呕吐、怕光畏声、易怒等症状。相关研究显示,全球范围内约每七个人中就有一个患有偏头痛,而在15~49岁的女性最为常见。因反复发作,对病人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的影响。针刺是治疗无先兆型偏头痛的有效方法,临床应用广泛。
内热针是中医传统针灸理论与现代物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临床上较常应用于治疗各种痛症,并且具有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的治疗优势。本文探讨了内热针与氟桂利嗪联合治疗无先兆型偏头痛的可行性,为临床治疗无先兆型偏头痛提供新思路。
1.1 一般资料
选择黑龙江省中医医院南岗分院2022年2月—2022年10月针灸科门诊、住院部收治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60例无先兆型偏头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观察组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27~53岁,平均年龄(37.45±7.43)岁;病程0.5~20年,平均病程(6.84±2.43)年。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26~56岁,平均年龄(36.83±7.21)岁;病程0.5~20年,平均病程(7.32±2.16)年。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根据2018年IHS公布的ICHD-3偏头痛治疗规范中无先兆型偏头痛拟定:1)至少5次头痛发作满足2)~4)的标准;2)发作持续时间在4~72h(未经治疗或治疗无效);3)在每次发病时,头痛至少具有以下两个特点:①一侧的,②搏动性,③中、重度,④在日常生活中如走路、爬楼梯等都会引起头晕加剧以及出现严重头痛,进而影响日常生活;4)头痛持续时间内至少具有下列1项:①恶心及(或)呕吐,②畏光及(或)畏声;5)在ICHD-3中未找到更多的与诊断相关的头痛疾病。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年龄18~70岁;2)符合无先兆型偏头痛诊断标准;3)能耐受内热针治疗;4)病程超过3个月,并且在过去1个月内有过1次偏头痛发作;5)每月平均发作次数≥5次;6)近1个月内未接受过偏头痛的相关治疗(服用止痛药除外);7)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年龄<18岁或>70岁;2)其他原因引起的头痛;3)合并其他系统严重疾病,如心脑血管、肾脏、肝脏、血液、精神疾病等;4)镇痛、镇静催眠药滥用者;5)妊娠及哺乳期妇女;6)过敏体质者;7)1个月内参与其他临床试验者。
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氟桂利嗪胶囊口服,10mg/次,2次/天;两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组:口服氟桂利嗪胶囊(同对照组)联合内热针治疗。腧穴定位及针刺操作参照国家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重点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取穴:患侧(率谷、完骨、玉枕、天柱)和双侧风池、阿是穴(治疗点)。阿是穴(治疗点):玉枕穴(患侧)向外旁开约1cm处的压痛点为治疗点1,天柱穴(患侧)向外旁开约0.5cm、1.0cm处的压痛点分别为治疗点2、治疗点3,颈夹脊(C2棘突下)旁0.5cm、3.5cm处的压痛点分别为治疗点4、治疗点5,用医疗标志笔做记号。操作:嘱患者俯卧或低头位置,常规碘伏消毒皮肤,铺巾,严格无菌操作,每个进针部位均采用百分之一的利多卡因皮下注射0.5~1ml以缓解进针时的疼痛感,选用内热针(0.5mm×60mm),采用双手进针法,先针刺率谷(患侧)、完骨(患侧)、风池(双侧)、玉枕(患侧)、天柱(患侧),其中针刺率谷时针尖需从耳前向耳后呈扇形扫散,进针20~30mm,最后针尖止于耳尖直上处;针刺完骨时针尖斜向对侧眼球直达骨面,进针20~30mm;针刺风池时两针尖相对直至颈后正中线,进针30~40mm,针刺穴位时有酸胀感即可。后针刺治疗点,针刺治疗点1时要垂直皮肤进针,穿过皮肤后,针尖沿枕骨后缘向下,进针20mm;针刺治疗点2、3、4、5时,当针尖刺破皮肤及筋膜层至骨膜附着处时,针刺直接引出酸麻沉胀即可。针刺完成后,将内热式针灸治疗仪的加热套管套入针体的末端,并预以加热2min,将设备温度调节至约42℃(视病人承受程度而定),设备升温20min后,立即关闭治疗仪,并取出加热套管,等针具冷却后依次起针,并随即按压止血,再用碘伏消毒针孔,最后用无菌敷料覆盖,针孔处术后3d内保持清洁干燥。每周治疗1次,连续治疗2周,2周后评测各项体征。共治疗2个疗程。
2.2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进行评定。
2.3 观察指标
2.3.1 疼痛程度
应用视觉模拟量表(VAS)
2.3.2 头痛情况积分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有关偏头痛的一系列评分标准,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头痛发作次数、头痛程度、持续时间,以及对伴随症状进行评分,具体评分标准如下:①头痛发作次数(1个月内):≥8次,6分;6~7次4分,5次2分;②头痛程度(发病时):需卧床6分,影响工作4分,对工作无影响2分;③发作持续时间:≥48h,6分,12~48h,4分,<12h,2分;④伴发症状(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3 项3分,2项2分,1项1分。各项分数累加为头痛综合积分,积分越高表示偏头痛越严重。
2.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6.0软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用
3.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例(%)]
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头痛VA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头痛VAS评分比较 [M(P25,P75),分]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头痛情况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头痛情况评分比较 [M(P25,P75),分]
无先兆型偏头痛属中医学“头痛”“偏头风”“脑风”等范畴。中医认为,其病机与风、痰、瘀、虚、热有关,各种病理因素相互影响最终导致经络阻滞,不通而痛,属虚实夹杂证;久治不愈,易反复发作。《灵枢·经脉》云:“三焦手少阳之脉,系耳后,直上耳上角”,“胆足少阳之脉,上抵头角,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以“经脉所过,主治所及”为治疗原则,在选穴方面选用头部以及胆经腧穴为主,以风池、率谷、完骨、玉枕、天柱为主取穴,以及头痛部位的阿是穴,局部取穴可以疏通脑络,使脉络通畅。风池穴为搜风之要穴,具有祛风解表、息风化痰、醒脑安神等作用,郑魁山教授认为风池具有通达少阳经气而活血的作用,率谷、完骨为足少阳胆经腧穴,有平肝息风、镇痉止痛之功效,使少阳经气得疏,经脉通畅。玉枕、天柱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其两穴连线是锥体束交叉在体表的投影,即锥体区,解剖学发现,腧穴的治疗作用与其所处部位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存在密切的关系,因此针刺锥体区可调动下位脑干的痛觉调整机制,以此来治疗无先兆性偏头痛。
内热针是一种在针体内放置电热丝,通电后加热致使刺入部位的体针温度升高,并对温度控制的一种新型治疗方式。内热针的温度可在40~60 ℃调节,温度可控、可调且恒定,相比常规针刺内热针舒缓疼痛效果疗效更好。由于针体加热,可以更好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和康复过程,改善循环系统,且相比于温针灸受艾绒质量等因素影响温度更具有临床意义。
无先兆型偏头痛长期发病会导致神经以及精神功能障碍,目前临床多采用西药治疗该病,虽可以改善头痛症状,但经过临床长时间使用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多,且存在停药后容易反复发作的缺点。中医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有针灸疗法、中药汤剂以及中成药。在针刺治疗方面,对于无先兆型偏头痛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已获得国际认可,并将其列入针灸治疗疾病的推荐疾病谱。且无先兆型偏头痛患者对针灸疗法也表现出较好的配合度和依从性。内热针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技术,该疗法能改善局部血液供应,促进肌肉、血管重塑修复,减少肌张力,缓解炎症反应,改善微循环,是一种新型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内热针疗法结合了传统针刺、温针灸、小针刀等综合治疗的优势,并将现代软组织外科学融合在一起,可有效缓解肌肉疼痛。
本文结果显示,内热针治疗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内热针对无先兆型偏头痛具有很好的疗效,可以明显的减轻疼痛症状,减少发作频率、缩短疼痛发作持续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科技》2023年第30卷第06期
【免责声明】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健康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请向医生咨询与讨论。文章内的配图仅为示意图,且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温馨提示: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