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热针合谷刺法治疗中风病下肢痉挛的临床观察
内热针合谷刺法治疗中风病下肢痉挛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内热针合谷刺法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中风后下肢痉挛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治疗组在传统针刺基础上加内热针合谷刺法治疗,采用改良的Ashworth 痉挛分级、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量表、改良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评定2组治疗后痉挛程度、运动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情况,观察2组临床疗效。
结果:治疗组痉挛改善有效率为90.00% ,对照组为73.3% ,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 ; 治疗后治疗组运动功能与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内热针合谷刺法可有效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
关键词:中风;下肢痉挛;内热针;合谷刺法
下肢痉挛性瘫痪是中风后的一个常见病症,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现代医学手段治疗中风后痉挛的效果仍不够理想,而针灸是传统中医治疗中风病下肢痉挛的有效方法。笔者结合长期从事中风病诊治的临床经验,应用内热针合谷刺法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与中风病传统针刺治疗进行了非劣性对照研究,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6月-2019年6月银川市中医医院收治的中风病下肢痉挛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中男21例,女9例,年龄50~70岁,平均( 61.2±5.6) 岁;对照组中男 19例,女11例,年龄49~70 岁,平均( 59.9±6.1) 岁;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协作组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纳入标准: ①符合西医及中医诊断标准,并有影像学资料支撑;②首次发病,且生命体征平稳;③经改良 Ashworth痉挛分级评定下肢痉挛程度达Ⅱ级以上;④近 2 周未进行相关肢体痉挛的治疗;⑤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下肢痉挛由其他疾病所引起;②伴有心肝肾等严重疾病者; ③近期应用抗痉挛药物或者其他相关治疗;④意识障碍等原因不能配合治疗者;⑤伴有针刺禁忌证。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针刺治疗,取穴均采用《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中有关中风病的针灸取穴。主穴包括太冲、丘墟、悬钟、阳陵泉、血海、环跳、髀关、伏兔; 得气后平补平泻,电针取悬钟、阳陵泉1组,环跳、血海1组,电针取疏密波,留针30 min,每日1次,治疗5次休息2 d,7 d 为 1 个疗程,2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1.2.2 治疗组
在传统针刺基础上加用内热针合谷刺法治疗,在患肢下肢外侧伸肌、内侧屈肌附近找到结节或压痛点,每次取3~4个结节或压痛点,以痛为输,结节或压痛点可交替选取,在所取结节或压痛点正中直刺1针,再左右各傍入1针,与第一针交叉约呈45°角,进针深度20~40 mm,候气至连接内热式针灸治疗仪,设定温度为42 ℃,时间为20 min,每隔3 d 治疗1次,14 d 共行内热针治疗4 次。4次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
1.3 观察指标
采用改良 Ashworth 痉挛分级评定治疗前后肢体痉挛程度,其中0级为无肌张力增加,Ⅰ级为肌张力轻微增加,Ⅰ+级为肌张力轻度增加,Ⅱ级为肌张力较明显增加,Ⅲ级为肌张力严重增加,Ⅳ级为僵直; 等级越高则代表患者肢体痉挛程度越严重。采用 FMA 评定量表( 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量表) 、MBI( 改良 Barthel 指数评定量表) 评估患者运动功能及生活活动能力,其中 FMA 总分66分,MBI 满 分100分,分数越高则证明肢体运动功能越高。
1.4 疗效判定标准
①治愈:患者经治疗后其肌张力已完全恢复;②显著进步: 患者经治疗后其肌张力痉挛级别下降了1.5级以上;③进步:患者经治疗后其肌张力痉挛级别下降了1级;④无变化:患者经治疗后其肌张力痉挛毫无变化,甚至与治疗前相比有所升高。治疗总有效率 = ( 治愈率+显著进步率+进步率) 。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17.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 表示,比较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 MBI 指数比较
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 MBI 指数 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 2组 MBI 指数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且治疗组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 P<0.05) 。见表 1。
表 1 2组患者治疗前后 MBI 指数评分比较( 分,―x±s )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 FMA 评分比较
结果显示,治疗前2组 FMA 评分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05) ; 2组FMA评分治疗后较治疗 前均 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且治疗组提高幅度大于对照组( P<0.05) 。见表 2。
表 2 2组患者治疗前后 FMA 运动功能评分比较( 分,―x±s)
2.3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27例,有效率90.00% ; 对照组总有效22例,有效率为73.33%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 3。
表 3 2组临床疗效比较[n( %)]
中风病下肢痉挛性瘫痪是中风病的一个常见后遗症,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医疗人员也面临着疗效欠佳的困扰。目前对温针灸联合合谷刺法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研究比较深入,但是温针灸存在着不好控制温度、易灼伤等缺点,而内热式针灸针则具有恒温控制、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的优点,通过针体热的传导性将热疗导入肌体深部,产生持久的肌肉松弛效应,解除肌肉痉挛。中风病下肢痉挛往往以关节屈伸不利、拘挛疼痛为主要表现,内热针疗法主要是通过缓解肌肉痉挛、降低肌肉张力、消除炎症反应、改善血液循环、营养周围神经、恢复机体功能等机理发挥治疗作用,在临床应用中将现代内热针技术结合传统刺法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合谷刺法是黄帝内经五刺法之一,主要操作是在肌肉丰满处进针后,先将针直刺入深处,然后退至浅层,依次分别再向两旁针刺,便针痕成鸡爪形; 也有取三根针,一针向下刺,另两根针交叉刺入两侧,成鸡爪形,同时留针,本研究治疗采用第二种刺法。这种刺法针向三方面而行,有合分肉溪谷间的邪气一并泻之的作用,主要治疗肌肉疾患,如肌肉痹痛、痉挛、强硬。而中风病下肢痉挛,主要为关节屈伸不利,肌肉拘挛疼痛,本研究中在患肢下肢外侧伸肌、内侧屈肌附近找到结节或压痛点,每次取3~4个结节或压痛点,在传统针刺的基础上,基于现代的内热针技术在中医经络理论指导下,以痛为输,加强了温经散寒、通经活络的作用。现代内热针技术结合传统合谷刺法,体现了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传统针法与现代技术叠加的优势,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应用内热针合谷刺法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在改善中风病患者下肢关节痉挛程度,促进运动功能及神经系统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面其疗效优于单纯传统针刺疗法,由此提示临床使用内热针合谷刺法治疗中风后下肢关节痉挛,疗效确切,安全便捷,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其作用的机理及对血流动力学、凝血因子等方面的探讨,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文摘自《宁夏医学杂志》第43卷第03期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