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臭氧治疗仪_三氧治疗仪_内热式针灸治疗仪_内热针治疗仪-山东前沿医疗

网站首页 > 技术支持 > 内热针应用

内热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近期及远期疗效评价

内热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近期及远期疗效评价

张照文 1,沈玉杰 2,瞿群威 2,朱峻松 2(1. 湖北省丹江口市优抚医院;2. 武汉市普仁医院)

摘 要

目的:观察内热针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

方法:采用完全随机法,将纳入临床观察的60例患者将全部患者分配为内热针组与电针组,每组各30例。内热针组选取枕骨上项线、下项线、胸锁乳突肌乳突附着点、颈2~7棘突旁椎板、肩胛提肌肩胛骨内上角附着处(或双侧)组织压痛点为治疗点,标记出相距1~2cm的进针点。每次选取16~20个治疗点进行,分2次进行操作,每周治疗1次。电针组取穴颈2~颈7夹脊、风池及局部阿是穴,电针治疗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两疗程间隔1d,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分别于疗程结束后、1月及3月进行疗效评定。

结果:内热针组总有效率为92.9%,电针组总有效率为75.9%,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ESCV评分呈升高趋势,但内热针组升高更为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电针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月时,两组患者ESCV评分呈升高趋势,内热针组的升高趋势更为明显,与电针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3月时,两组患者ESCV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但电针组下降趋势更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月时,内热针组总有效率呈升高趋势,电针对照组呈下降趋势,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随访3月时,内热针组与电针组总有效率呈下降趋势,但内热针组总有效率高于电针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结论:内热针疗法能松解软组织痉挛,缓解疼痛,从而减轻软组织对椎动脉的压迫,是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椎动脉型颈椎病;内热针;近期疗效;远期疗效

39231dcf1073b217e81213c44c0fa838.jpeg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主要是由于颈椎退行性变、椎间盘及颈部肌肉紧张等造成椎动脉痉挛、管径狭窄,从而导致脑部和前庭系统供血不足而发病。CSA是颈椎病中的常见类型,约占颈椎病15~20%,以眩晕为主要症状。随着工作方式与生活习惯的改变,其发病率呈显著增高趋势,且本病的特点是反复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CSA多以保守治疗为主,主要给予扩管、改善循环的药物治疗,效果虽明显,但易复发。因此,寻找操作安全、疗效稳定且持久的治疗方法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采用内热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与电针对照比较。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观察纳入的60例患者全部来源于丹江口市优抚医院2015年9月-2017年3月间康复科门诊及住院病人。采用完全随机法,将全部患者分配为内热针组与电针组,每组各30例。所有治疗结束后,治疗组脱落2例(外出中断治疗),对照组脱落1例(疗效不佳退出)。治疗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42.17±9.26)岁;病程2.3~17个月,平均病程(7.31±2.80)个月。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4~55岁,平均年龄(40.47±10.24)岁;病程2.2~16个月,平均病程(8.15±3.34)月。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以及治疗前颈性眩晕症状及功能评估量表上无统计学意义,基线状况良好,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

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所有患者行经颅多普勒(TCD)检查明确提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具体标准如下:(1)曾有猝倒史,并伴有位置性眩晕;(2)旋颈试验阳性,多伴有交感神经受压症状;(3)椎动脉造影可见椎动脉扭曲或节段狭窄;(4)X线摄片显示钩椎关节侧方或后方骨质增生。

1.3 治疗方法

1.3.1 内热针组

采用内热针治疗。患者取俯卧位,胸前垫软枕,于枕骨上项线、下项线、胸锁乳突肌乳突附着点、颈2~7棘突旁椎板、肩胛提肌肩胛骨内上角附着处(或双侧)组织压痛点,标记出相距1~2cm的进针点。针具采用0.7mm,长度为110mm内热针,选用软组织内热治疗仪。

严格消毒皮肤,铺巾,使用0.5%的利多卡因进行局麻。医生双手持针,依次有序地刺入皮肤,垂直深刺病变部位,直达骨膜。所用治疗点进针完成后,将内热式针灸治疗仪套入针体的尾端,开始加热并在2min后温度调节在41~42℃,时间设置为25min。加热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待治疗结束后关闭仪器,待针具冷却后拔针。起针后按压止血3min,用碘伏严格消毒针眼,并用无菌敷料覆盖。以上治疗部位,每次选取16~20个治疗点进行,分2次进行操作,每周治疗1次。

1.3.2 电针组

采用电针治疗。取穴:颈2~颈7夹脊穴、风池、局部阿是穴,均为双侧取穴。选用的规格系为0.30×50mm的一次性针灸针。患者取俯卧位,胸部垫软枕,常规消毒皮肤。风池朝鼻尖斜刺1.2寸,颈2~7夹脊穴直刺1.0寸,局部阿是穴直刺1.0~1.5寸。上述腧穴均采用平补平泻手法),接电子针疗仪。电针参数:疏密波,10/50Hz、电流强度0.1~1.0mA,以患者颈部肌肉轻微颤动为度,时间为30min。电针治疗每日1次,6次为1个疗程,2 个疗程间隔1d。

两组均治疗2周后评定疗效。

1.4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中相关标准评定。(1)临床痊愈:疼痛、麻木或眩晕等症状、体征积分减少≥95%;(2)显效:疼痛、麻木或眩晕等症状、体征积分减少70~94%;(3)有效:疼痛、麻木或眩晕等症状、体征积分减少30~69%;(4)无效:疼痛、麻木或眩晕等症状、体征积分减少<30%。

1.5 观察指标

1.5.1 两组患者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评分比较

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中量化指标对患者进行评定。

1.5.2 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比较

(1)近期疗效:比较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ESCV评分与总有效率的差异,来评定两组近期疗效的差异;(2)远期疗效:比较随访1月、3月时患者的ESCV评分与总有效率的差异,来评定两组远期疗效的差异。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计量数据全部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两组间的对比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治疗前与治疗后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等级资料及临床疗效比较秩和检验。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

内热针组总有效率为92.9%,电针组总有效率为75.9,经过统计学处理,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例)

1.png

与电针组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 ESCV 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ESCV评分呈升高趋势,但内热针组升高更为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电针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1月时,两组患者ESCV评分呈升高趋势,内热针组的升高趋势更为明显,与电针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随访3月时,两组患者ESCV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但电针组下降趋势更明显,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 ESCV 评分比较(分,`x±s

2.png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远期疗效比较

随访1月时,内热针组总有效率呈升高趋势,电针对照组呈下降趋势,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随访3月时,内热针组与电针组总有效率呈下降趋势,但内热针组总有效率高于电针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见表 3。

表3 两组远期疗效比较 [ 例(%) ]

3.png

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讨 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以眩晕、头痛和耳鸣为主要症状,对于CSA 的发病机制至今仍没有研究透彻,学科界一直存在较多争议,缺乏一个完全统一的学说来阐释其发病机制。目前主要有机械压迫、交感神经刺激、体液因子及血液动力等几种发病机制学说,但都存在一定问题,缺乏支持CSA概念的充分依据。宣哲人提出,颈部软组织急性损伤后或慢性劳损,在颈椎局部会形成无菌性炎症病变,炎症刺激神经末梢引起疼痛,疼痛又引起肌痉挛或肌挛缩,最后成为严重的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疼痛,同时会伴有眩晕、恶心、呕吐等功能紊乱征象。在无菌性炎症学说指导下,运用内热针疗法治疗CSA疗效确切,能快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内热针疗法是在银质针疗的法基础上发展而来,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创新改变了针具及传统的加热方式。首先,针具采用的是铁合金材料,改变银质针具易弯曲、变形等缺点,具有一定强度的韧性。其次,针体内置电阻丝,到达深层病灶的针尖段直接加热,取代传统艾绒加热,加热时间和温度设置后由治疗仪自动控制,保证了内热针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本研究中,以软组织松解术原理为依据,选取枕骨上项线、下项线、胸锁乳突肌乳突附着点、颈2-7棘突旁椎板、肩胛提肌肩胛骨内上角附着处(或双侧)组织压痛点作为治疗点,主要是要松解颈部肌群、C2-7棘突及棘间韧带,松解各肌肉的附着点的纤维粘连,消除局部无菌炎症。针尖可直至骨面及肌肉的附着点,以此松解软组织痉挛,缓解疼痛,从而减轻软组织对椎动脉的压迫。研究证实,针具可直接将热量导入病变部位,松解局部的肌肉痉挛,经内热针治疗后紧张肌肉都有持久的松弛效应,从而使眩晕症状得以改善。本观察结果表明,疗程结束后、随访1月及随访3月时,内热针组ESCV评分较治疗前升高,总有效率均高于电针组(P<0.05),提示内热针疗法近期与远期疗效均优于电针治疗。内热针疗法能松解软组织痉挛,缓解疼痛,从而减轻软组织对椎动脉的压迫,是临床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本文摘自《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年12月第19卷第6期

【免责声明】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健康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请向医生咨询与讨论。文章内的配图仅为示意图,且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640.gif

1670570419657900.jpg

微信图片_20221209094610.png

山东前沿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温馨提示: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详情。

1684982820228793.png

图片1_副本.png

100A_副本.png

100_副本.png

7140_副本.png

7240_副本.png

80B_副本.png

620_副本.png

微信截图_20221209164508.png

微信图片_20230525101628.jpg

扫码关注我们

品牌:前沿医疗
总代理:山东前沿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产品热线:0533-3591037

售后电话:18678190110

网站:www.zamt.com.cn


Copyright 2005-2019, Shandong Qianya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前沿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鲁ICP备14007146号-11578036291996593.png   20220307160206.png  鲁公网安备 37039002000468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鲁)-非经营性-2018-0330

未.jpg"和“前沿”为山东前沿医疗注册商标,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

疼痛科医用臭氧治疗仪厂家-内热针治疗仪-冲击波治疗仪-内热针-山东前沿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