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热针治疗腰骶部疼痛36例临床效果分析
内热针治疗腰骶部疼痛36例临床效果分析
杨学涛 庞 敏 孙永涛 黄建平 王志泓(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人民医院中医整脊康复科)
目的:研究内热针治疗腰骶部疼痛的临床效果,为后期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依据。
方法:病例样本为 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时间段我院收治的36例腰骶部疼痛患者,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划分为2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样本量保持一致,n=18,对照组患者采取基本推拿手法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内热针治疗,研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指标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功能障碍指数(ODI)、疼痛评分(VAS)指标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腰骶部疼痛采用内热针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功能障碍及疼痛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内热针;腰骶部疼痛;临床效果
腰骶部疼痛临床发病率较高,主要病因为骶髂关节周边软组织、皮下组织、腰骶部皮肤产生无菌性炎性病灶,部分患者受骶髂关节炎、骶髂肌肉附着点劳损等因素影响,也可产生腰骶部疼痛。腰骶部疼痛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为此需采取有效的治疗干预措施,常规治疗腰骶部疼痛以手法治疗为主,部分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不佳,病情易反复,内热针治疗腰骶部疼痛近年来得到广泛临床应用,本次研究通过对我院36例腰骶部疼痛患者样本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内热针治疗的临床效果。
1.1 一般资料
病例样本为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时间段我院收治的36例腰骶部疼痛患者,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划分为2组,即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样本量保持一致,n=18,研究组男性患者数量为11例,女性患者数量为7例,年龄为42-76岁,平均年龄为(55.48±6.32)岁,病程为1-5年,平均病程为(2.36±1.12)年,对照组男性患者数量为12例,女性患者数量为6例,年龄为41-73岁,平均年龄为(55.42±6.27)岁,病程为1-4年,平均病程为(2.27±1.05)年,常规资料(年龄、性别、病程)两组患者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本次研究结果无影响。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基本推拿手法治疗措施,取患者俯卧位,对臀部及腰骶部利用抹法、滚法、推法、揉法等基本手法实施按摩推拿,操作中手法逐渐加重,反复推拿8min,充分放松患者局部肌肉组织。利用拇指对肾盂、环跳、秩边、大肠俞等穴位实施点按,患者感到酸胀即可。于患者畸形部位及痛点实施反复推拿,如存在硬结,利用拇指拨络,虚掌叩击5次。对椎间隙及腰骶部5条线实施按摩,重复按摩5次。对患者梨状肌投影点酸痛位置及臀部上皮神经实施按摩。对患者环跳穴实施点按,按揉大腿后侧足太阳经,对涌泉、昆仑、委中、承扶、殷门等穴位实施按揉,治疗总体时间为20min。
研究组患者采取内热针治疗,取患者俯卧位,并与腹部下方垫枕。对两排进针位置进行标记,第一排位置在髂嵴下缘1cm处,第二排位置在第一排基础上向上方内侧3cm,使用手术专用笔或龙胆紫标记,操作前清洁患者皮肤,并对标记点实施利多卡因麻醉。上排标记点采用斜刺进针,达到患者髂嵴上缘或关节内侧缘后实施提插,幅度不可过大,确保内热针贯穿上述位置全缘肌附着区域。针头到达髂嵴上缘肌附着处后向骨膜区域前下方刺入1.5cm,操作中不得刺入骶骨后孔内部。2次针刺将第1次针刺两个进针点中心位置作为进针点,针距设置为1cm。单手固定内热针,另一手连接治疗仪线路,实施加热操作,温度设定为42℃。完成加热后,动作柔和的将连线撤除,内热针迅速拔出,并在进针点覆盖无菌纱布,用力按压5min,避免产生局部皮肤组织血肿,皮肤实施常规消毒即可。如患者身体状态允许,可在1d内针刺3个部位,相同部位治疗时间间隔需控制在7d左右。
1.3 评价标准
依据中医疾病诊断标准评估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指标包括显效、有效、无效,显效为疼痛等临床症状消失,有效为疼痛等临床症状好转,未达上述标准为无效,显效和有效为临床治疗有效。利用ODI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功能障碍情况,得分越高表明躯体功能障碍越严重。利用VAS评分指标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得分越高表明疼痛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计数资料,表示方法为%,检验方法为x2检验,ODI指数及VAS评分为计量资料,表示方法为`x±s,检验方法为t检验,利用SPSS 23.0软件进行本次研究数据分析,如P<0.05,则两组数据统计学差异显著。
2.1 组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指标比较
组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指标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组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2 组间ODI指数、VAS评分比较
表2 组间ODI指数、VAS评分比较(`x±s)
组间ODI指数、VAS评分比较,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
腰骶部疼痛主要发病区域为人体第1骶椎与第4、5腰椎间硬组织和软组织,中老年人是主要患病人群,主要损伤类型包括椎骨关节、椎间盘、韧带、筋膜、肌腱等部位劳损,临床表现为腰部疼痛,劳动后疼痛加重。大部分患者为局部组织疼痛,压痛及叩击痛明显,急性发作期间患者肌肉痉挛,腰部活动异常,疼痛剧烈,对日常工作生活均会产生不利影响。
本次研究数据提示,研究组患者经内热针治疗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ODI指数、VAS评分指标优于对照组。基本推拿手法治疗腰骶部疼痛可改善患者疼痛等临床症状,主要缺陷为病情易反复。内热针属于腰骶部疼痛的全新治疗方法,治疗期间医师将特质内热针刺入患者肌肉组织起止点,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调节内热针温度。内热针体内部采用特殊的加热材料,可维持针尖及针体区域温度恒定,温度调节范围可到38℃-60℃。内热针主要功效为改善局部组织血液循环,修复及松解痉挛组织,缓解无菌性炎症及筋膜压力,促进肌细胞再血管化及再生,改善肌肉组织痉挛及变形引发缺血,在缓解临床症状的基础上可有效预防二次复发,与基本推拿手法治疗相比临床优势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由此可知,内热针治疗腰骶部疼痛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功能障碍,缓解疼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本文摘自《人人健康》2020年第04卷第106期
【免责声明】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健康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请向医生咨询与讨论。文章内的配图仅为示意图,且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