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水疗治疗染发所致急性接触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臭氧水疗治疗染发所致急性接触性皮炎的疗效观察
廖阳英 旷翎 冯浩 徐晓芃(湖南省人民医院皮肤科)
目的:探讨臭氧水疗治疗急性接触性皮炎患者的疗效。
方法:选取52例染发所致急性接触性皮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例。对照组给予复方甘草酸苷静滴抗炎抗过敏及枸地氯雷他定口服抗组胺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臭氧水疗,比较两组治疗1周后的疗效。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5%(23/26),显著高于对照组,65.4%(17/2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000,P=0.48)。
结论:臭氧水疗是一种安全、环保、有效方法,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臭氧;水疗法;染发剂/副作用;皮炎,接触性/病因学
自然界中的氧气被紫外线照射后,三个原子快速组合为臭氧,其性质不稳定。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臭氧一直当作是一种有毒气体,直到16世纪Wolff 首先提出低浓度的臭氧有治疗作用的概念之后,关于臭氧的医学治疗价值逐渐被发掘出来。随着医学基础理论研究的深入,臭氧的作用机制越来越明了,臭氧治疗作为一种古老而创新的治疗方法已被越来越多的医学工作者所认同。我国臭氧技术应用始于20世纪70年代,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非常迅速,随着对臭氧认识的不断加深,臭氧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近年来,国内已经成熟地将臭氧疗法应用到临床治疗中。本研究采用复方甘草酸苷静滴抗炎抗过敏及枸地氯雷他定口服抗组胺等常规治疗加用臭氧水疗治疗染发所致急性接触性皮炎患者,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诊治的染发所致急性接触性皮炎的患者52例,其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20~59(38.6 ± 8.2)岁,皮疹均表现为头皮弥漫性分布的红斑与红斑上小丘疹,散在大小不等浅表糜烂面,伴少许或中等量清亮渗液;所有患者近1个月均未系统或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和抗生素,均排除本病以外的其他免疫性疾病、系统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5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例.观察组:男13例,女13例,年龄22~56(35.1 ±7.5)岁;对照组:男15例 ,女11例,年龄20~59(40.3±6.4)岁。两组患者性别比、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且所有患者对治疗过程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复方甘草酸苷静滴抗炎抗过敏,1次60 mL,1次/日,治疗,1周;枸地氯雷他定口服抗组胺,1次8.8mg,1次/日,治疗1周。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臭氧水疗仪治疗,1次/日,治疗1周。
1.3 疗效判断
治愈:所有皮疹均消失;显效:无渗出,皮疹明显减轻;改善:皮疹与渗出均有所减轻;无效:皮疹无改变或加重。治愈率加显效率为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采用 SPSS 17.0 软件处理,年龄等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x±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 ,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 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5%(23/26),显著高于65.4%(17/26),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900,P=0.048),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例,%,n=26)
急性接触性皮炎是由于接触某些物质后在皮肤、粘膜接触部位发生的急性炎症反应,其起病急,在接触的部位发生界限清楚的红斑、丘疹、丘疱疹,严重时红肿明显,并出现水疱和大疱,疱壁紧张,内容清亮,水疱破后呈糜烂面,可伴有渗液,皮损发生部位与接触相关刺激物有关,因染发所致者多局限于头皮及近周皮肤。其治疗原则为脱离接触物,局部治疗视病情轻重采用抗组胺药物治疗。
臭氧具有极强的氧化能力,在水中的氧化还原电位(+2.07V)仅次于氟(+2.87v)而居第2位。臭氧溶解到水中后在1~2min内很快发生反应,产生一系列抗氧化物质,如活性氧(过氧化氢)、脂质氧化产物、丙二醛等;另一方面,臭氧还可刺激白细胞核内抗氧化物质基因的转录,导致抗氧化剂大量生成,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氧化酶、亚铁血红蛋白酶等,这些物质可清除体内产生的氧化物质和氧自由基,后者参与多种疾病的氧化应激反应。臭氧水就是将高浓度的臭氧气体,经特制的收集泵收集后由导管通入水中制成的水溶液,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应用浸泡治疗的方式防御并杀死细菌及病毒,调节机体抗氧化能力,提高局部组织含氧量且提高抗氧化系统的活性,可在皮炎、湿疹等炎症性皮肤病及感染性皮肤病治疗中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臭氧水疗是一种安全、环保、有效的方法,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其具体作用原理及靶位尚需进一步研究。
----本文摘自《医学临床研究》2016年7月第32卷第7期
臭氧也俗称三氧,是氧的同素异形体,分子O3,分子量48,是地球大气中的一种微量气体,在常温常压下,稳定性极差,可自行分解为氧气,分解周期为25分钟左右。在常温下,臭氧是一种天蓝色腥臭味气体,液态呈深蓝色,固态呈紫黑色。它存在于大气当中,自1840年德国化学家舍拜恩在电解稀硫酸时发现了以后,就陆续被广泛的应用于公共卫生及医疗卫生等领域。
【免责声明】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健康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请向医生咨询与讨论。文章内的配图仅为示意图,且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