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热针结合红外线热成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内热针结合红外线热成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黄文立,刘其昌,曾晓智,曹国元,杨青宇,陈树港,曾玉萍,杨伟萍(云浮市中医院/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目的:探究内热针结合红外线热成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10 月我院针 灸科门诊及住院部 80 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0 例)和对照组(40 例),对照组采用红外线热成像结合 温针灸治疗,观察组采用红外线热成像结合内热针治疗。随访 3 个月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日本骨科协会评分、红外热成像热图温度及不良反应。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低(P<0.05)。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低于对照组,日本骨科协会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红外热成像热图温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不良反应。
结论:腰椎间盘突出 症采用内热针结合红外线热成像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改善腰椎功能障碍,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内热针;红外线热成像;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腰椎功能
腰椎间盘突出症常见症状为下肢麻木及放射性 疼痛,不利于患者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医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归为“痹症”范畴,多由于外伤、风寒湿邪入侵,脏腑功能紊乱造成邪气聚集体内,形成气滞血瘀,经络痹阻进而发病。中医治疗方式多种多样,如针刺、牵引、艾灸、推拿按摩等,但哪种方式更突出,尚无统一标准。随着医疗水平增强,具有中医特色的科学仪器逐渐被引进用于疾病诊疗。红外热成像技术主要通过红外扫描获取人体辐射出红外热量,得到可视化热图,并以此评估发病部位和病变性质,根据色阶变化得到责任靶点相关肢体温差情况,但目前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应用较少。目前,内热针技术已趋于成熟,但在临床治疗中还未全面应用,其治疗疾病针刺部位、针刺方式及针具与传统针刺存在差异。本研究重点探讨内热针结合红外线热成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为提高腰椎间盘突出症最佳治疗方案提供可靠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10 月我院针灸科门诊及住院部 80 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中医诊断标准: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血瘀症型,主症:腰部向下至下肢胀痛或刺痛,咳嗽、用力呼吸等疼痛加重;腰生理弧度消失,病变位置椎旁有压痛,日常活动受限;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存在迟钝,病程较长患者出现肌肉萎缩,膝和跟腱反射及拇趾背伸力减弱;次症:舌质暗淡,边缘瘀点,脉弦涩。西医诊断标准: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第 3 版)》诊断标准:腰部既往损伤或慢性劳损且伴有慢性腰痛史,经 X 线片检查为脊柱侧弯,腰生理前凸不见,椎管、侧隐窝狭窄,周边可见骨赘增生;经 CT 检查可见椎间盘突出部位及突出程度。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 40 例,男 21 例,女 19 例,年龄 34~65 岁,平均(55.12±4.43)岁,病程 0.5~5 年,平均(2.78±1.37)年;对照组 40 例,男 22 例,女 18 例,年龄 35~64岁,平均(56.47±4.62)岁,病程 0.5~5 年,平均(3.05±1.28)年。两组性别、年龄和病程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②年龄22~65 岁;③经影像学检查腰椎间盘突出大小≥相应椎管前后径的 50%。排除标准:①因腰部外伤史导致压缩性骨折或严重马尾神经损伤;②心、肝、肾等严重损伤或严重免疫缺陷;③存在自发性出血,或损伤后出血不止;④对本研究治疗方法存在禁忌证者。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红外线热成像结合内热针治疗:取穴根据《颈腰痛的非手术治疗新方法-内热针疗法》进行。①首次治疗主要为 L3-S1 关节突关节囊和 S1-S3 骶骨背面,患者取俯卧位,将软枕置于腹部。第 1 排布点:在脊柱后正中线上,L3-5 棘突下布点;布10 点在 L3-S3 棘间左右旁开 2cm 处;第 2 排布点:10点外侧 1cm 处两点之间定 1 点,共 8 点。常规消毒 2遍。局部麻醉采用 0.5%利多卡因浸润麻醉。采用 3 号热针(0.7mm)在第 1 排布点位置垂直皮肤进针,第 2排进针垂直皮肤或与皮肤呈 30°角垂直脊柱后正中线,进针深度与第 1 排相同。针柄连接加热端,恒温(42℃)加热 20min。治疗完毕将内热针全部拔出,局部按压 3min 止血,常规消毒 1 次。②2 次治疗为骶髂关节和髂骨外侧缘。第 1 排布点:经髂嵴最高点、髂骨内侧缘、髂后上棘弧形连线第 4 骶后孔内侧缘 0.5cm 处间隔 1cm 布点;第 2 排布点:第 1 排内侧 1cm 处间隔1cm 均匀交互布点。在第 1 排布点位置进针与皮肤呈30°角垂直脊柱后正中线。第 2 排进针深度与第 1 排相同,其他步骤同首次治疗步骤。③3 次治疗 L3-5 横突部。在脊柱后正中线,L3-5 棘突下缘左右分别旁开3.5cm、4.5cm,共布 12 点,在任一横突两点正中上下旁开 0.5cm 处共布 12 点,采用 3 号热针(0.7mm)依次垂直进针,进针深度与第 1 支到达骨面内热针相同。其余步骤同首次治疗。1 次/d,3d/疗程,治疗 5d 为 1 个周期,休息 2d,治疗 3 个周期,若患者治愈但治疗时间未超过 3 个周期,则提前结束治疗,做好记录,若超过 3个周期,评估以 3 个周期为准。
对照组采用红外线热成像结合温针灸治疗,针刺部位与观察组相同,常规消毒针刺部位,得气后停针,在针柄上插入点燃的艾柱温针灸 20min,取针并叮嘱患者休息,1 次/d,3d/疗程,治疗 5d 为 1 个周期,休息2d,治疗 3 个周期,若患者治愈但治疗时间未超过 3个周期,则提前结束治疗,做好记录,若超过 3 个周期,评估以 3 个周期为准。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睡硬板床,注意保暖,及时疏导患者消除负面心理及应激状态。
1.3 观察指标
随访 3 个月,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日本骨科协会评分、红外热成像热图温度及不良反应。(1)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估,主症轻中重分别记 2、4、6 分,次症分别记 1、2、3 分,中医证候积分越高表示症状及体征越严重。(2)临床疗效:治疗后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估,治愈:疼痛症状消失,病变部位功能可正常活动;好转:病变部位疼痛缓解,病变部位活动功能有所缓解;无效:上述情况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3)疼痛与腰背功能情况评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在纸上划一条长 10cm 的横线等分10 份,从左到右依次标记 0~10 分,0 分为正常,1~3 分为轻度疼痛,4~6 分为中度疼痛,7~9 分为重度疼痛,10 分为剧痛。指导患者根据自我感觉疼痛程度在横线相应位置做记号,记录对应数字,作为疼痛的评分。所有参与本研究患者在治疗前后各分别记录 2 次,各取其平均值作为计算值。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治疗前后进行评估,共 10 项,每项分为 0~6 分,总分=[实际得分/( 5×回答的问题数)]×100%。日本骨科协会评分:临床体征 6 分,体征 2 分,日常生活动作 14 分,总分 22分,评分越高表明功能改善越好。(4)红外热成像热图温度检测:治疗前后采用红外热成像仪检查,治疗室内 2.5m×3m,室温约 25℃,湿度 40%~60%,室内空气无对流,患者在24h 未接受无物理治疗,禁辛辣刺激食物,检查前 2h无洗澡,检查部位不穿紧身衣。患者休息 20min 左右,5min 暴露受检部位,包括患侧大腿的前侧、外侧及后侧,小腿的前侧、外侧及后侧,足底,记录治疗前后温度均值。(5)记录不良反应,如神经根损伤、硬膜囊破裂、椎间隙感染及腹腔脏器受损等。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资料均采用 SPSS 20.0 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数据行正态性和方差齐性检验,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采用例数(%)的方式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 t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 X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x±s)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3 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和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和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降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升高,且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日本骨科协会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和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比较(分,`x±s)
2.4 两组红外热成像热图温度比较
两组治疗前红外热成像热图温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红外热成像热图温度均降低,观察组温度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红外热成像热图温度比较(℃,`x±s)
2.5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神经根损伤、硬膜囊破裂、椎间隙感染及腹腔脏器受损等不良反应。
中医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归为“痹症”范畴,发病与寒、风、湿、热四邪入侵相关,或肝肾亏虚,或劳筋伤骨造成体内血气瘀滞腰部,气血不畅,关节与经络闭阻。因此,治疗遵循强筋健骨、化瘀止痛原则。目前临床治疗方式多样,如针灸、牵引、推拿按摩等,但哪种方式更优越,临床上尚无统一说法。内热针将艾灸、银质针和针刺优势结合并改进,围绕腰椎间盘突出症病机,发挥理气通气、除痹调湿、活血化瘀及散寒祛风作用。内热针是基于肌筋膜损伤病理特征,利用整个针体可控温度消除炎症反应,缓解肌肉痉挛,达到生物力学平衡调节作用,而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机制和病因病理与肌筋膜损伤理论相符,故利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发挥腰腿部局部血液循环改善作用,加快机体代谢,有效调节机体免疫和中枢神经功能。
有研究表示,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内热针配合寄生汤加减可提高疗效,具有较高临床价值。本研究结果表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说明内热针结合红外线热成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有效改善中医证候,疗效较好,原因在于内热针可消瘀散肿,加速局部代谢、减少疼痛,辅以红外线热成像效果明显,红外线热成像准确性虽不能与磁共振成像比较,但其敏感度较高,可直观观察患者体温情况,形成可视化热图,进而有效评估症状变化及病变性质。有研究表示,红外线热成像技术可有效评估射频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效果。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及日本骨科协会评分均是腰椎功能状态有效评估指标,其中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评估疼痛强度受其他因素的影响较小;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在评估受腰背痛引起功能障碍程度和改善情况应用较广;日本骨科协会评分是临床公认评估腰痛评定量表。本研究结果表示,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 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日本骨科协会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红外热成像热图温度均降低,观察组温度低于对照组。提示内热针结合红外线热成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减轻疼痛,改善腰背功能,与上述研究结果相似。经分析后得出,内热针布点于 L3-S1 关节突关节囊和S1-S3 骶骨背面、骶髂关节和髂骨外侧缘、L3-5 横突能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代谢,维持患者体内免疫功能和中枢神经平衡,修复异常组织,防止局部软组织痉挛,加上红外线热成像反映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影像责任节段和肢体红外成热成像温差度达到吻合状态,证实了内热针的治疗效果,两者结合标本兼治,减轻疼痛,从而改善了临床症状。本研究还显示,在不良反应方面,两组在治疗过程中未出现神经根损伤、硬膜囊破裂、椎间隙感染及腹腔脏器受损等情况,进一步证实了内热针结合红外线热成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内热针结合红外线热成像治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轻疼痛,改善腰椎功能障碍,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小,可在临床推广应用。本研究不足之处在于纳入病例较少,对机体免疫调节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本文摘自《甘肃医药》2021年10月第40卷第10期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