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臭氧治疗仪_三氧治疗仪_内热式针灸治疗仪_内热针治疗仪-山东前沿医疗

网站首页 > 技术支持 > 冲击波应用

冲击波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30例

冲击波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30例

刘小丰1,2 邹令1,2 艾潇2 胡丹2 刘晓瑜2(1.湖南中医药大学 2.岳阳市中医医院

摘 要

目的:观察经筋理论指导下的冲击波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60例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0例。2组均行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基础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冲击波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分级,患侧上肢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剪切波速度SWV,上肢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

结果:2组治疗后MAS分级、患侧上肢肌群SWV、上肢FMA评分、MB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

结论:经筋理论指导下的冲击波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上肢痉挛程度,提高其上肢运动功 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疗效显著。

关键词:脑卒中;上肢痉挛;冲击波;康复训练

脑卒中是一种高发病率、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的疾病,其高致残率表现在肢体运动功能障碍、感觉异常、吞咽困难、言语不利等方面,其中4.0%~42.6%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肌肉痉挛,且上肢痉挛的发病率和康复难度明显高于下肢,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目前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方法很多,常采用肉毒素注射、药物口服治疗、物理治疗等,但各有其局限性,如果治疗不当,就会导致恶性循环,最终影响患者预后。探寻更有效、更安全的改善上肢痉挛的康复治疗方法对患者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配合冲击波疗法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3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均为2022年6~12月在岳阳市中医医院康复科门诊及住院部的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中,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62.00±12.00岁;平均病程41.90±6.50d;脑梗死18例,脑出血12例;对照组30例中,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63.00±11.00岁;平均病程43.50±5.20d;脑梗死17例,脑出血13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符合《中国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2019》中脑卒中的诊断标准。急性起病;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等),少数为面神经功能缺损;影像学出现责任病灶或症状/体征持续24h以上;排除非血管性病因;经头颅CT或头颅磁共振确诊。

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分级标准参照文献[5]制定。0 级:无肌张力增加;1 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关节活动度ROM之末突然卡住,然后释放或出现最小的阻力;1+级: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屈伸时,在ROM后50%范围内突然卡住,当继续进行ROM 检查时,始终有小的阻力;2级:肌张力较明显增加,通过 ROM的大部分时,阻力均较明显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移动;3 级:肌张力严重增高,进行被动活动(PROM)检查有困难;4 级:僵直,受累部位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

1.3 纳入标准

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临床表现有上肢痉挛,MAS分级1~3级;2病程15~90 d;3年龄35~80岁;4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能够坚持进行康复及冲击波治疗;5依从性良好;6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患有其他影响上肢功能恢复的疾病;2近2周使用影响肌肉痉挛的药物;3合并其他严重的脏器病变、造血系统疾病;4精神疾病患者。

治疗方法

2.1 基础治疗

2组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对症处理(不包含可能影响肢体痉挛的药物

2.2 对照组

采用康复训练治疗。1良肢位摆放:卧位,站立下采取抗痉挛体位;2关节被动运动:上肢各关节缓慢、全范围被动活动;3肌肉牵张训练:缓慢、持续牵拉痉挛肌肉;4拮抗肌肌力训练:对痉挛肌的拮抗肌进行主动肌力训练;5神经发育疗法:利用Bobath技术中的反射抑制模式、PNF技术中的对角线运动模式及Brunnstrom技术中的原始反射等技术矫正异常模式调整肌肉张力,抑制痉挛模式建立正确的功能活动和姿势模式,从而缓解痉挛;6)作业治疗:上肢精细运动、辅助器具应用、进食、洗漱等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康复训练30min/次,1次/d,5次/周,持续治疗3周。

2.3 治疗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冲击波疗法治疗。冲击波疗法在康复训练前进行,仰卧位,一助手辅助患者,尽可能使患者患侧肘关节拉伸至180°,治疗师寻找患侧上肢肩、肘、腕等关节经筋结点处等部位,皮肤表面消毒后均匀涂以耦合剂,冲击波探头先沿手三阴经经筋循行方向从远心端向近心端移动进行冲击波治疗,再选取2~3个结筋病灶点进行冲击波治疗,设定冲击次数为2400次,压力设定为1.5~2.0bar,以患者可以接受为度,频率设定为10Hz,每周2次间隔2~3d),持续治疗3周,共6次。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1MAS分级。用于评估患者上肢痉挛程度,将肌张力大小分为6个等级,等级越高表明肌张力越高。2肌群剪切波速度(SWV)。采用ACUSONOxana2弹性成像超声诊断仪,L4~15线阵探头,频率4~15MHz。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助手尽可能使患者患侧肘关节拉伸至180°,前臂中立位,患侧手指尽可能伸直。首先进行普通二维超声检查,横切面查找特定的肌肉,再转90°沿肌束的纵切面检查该痉挛肌肉。启动弹性成像模式SWE),等图像稳定后冻结图像,测量剪切波速度,然后用同样的方法捕获第2个和第3个弹性成像图,该肌肉的SWV为3次测量的平均值。依次收集肱二头肌、肱肌、肱桡肌图像。3上肢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用于评估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总分为66分,评分越高表明上肢运动功能越好。4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用于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自理能力越好。上述指标于治疗前后各评估1次,为减小误差,其主观评价量表由同一治疗师进行评定。

3.2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治疗结果

3.3.1 2组治疗前后MAS分级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MAS分级程度均改善P<0.05或P<0.01),治疗组MAS分级中0~1+级例数多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MAS分级比较例)

1.png

注:2组治疗前比较,Z=-0.016,P=0.987;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Z=-1.981,P=0.048;治疗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Z=-4.444,P=0.000;2组治疗后组间比较,Z=-3.319,P=0.001。


3.3.2 2组治疗前后患侧上肢肌群SWV比较

2组各肌群SWV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患侧上肢肌群SWV比较`x±sm/s

2.png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bP<0.01。

3.3.3 2组治疗前后上肢FMA评分及MBI评分比较

2组上肢FMA评分及MBI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上肢FMA评分及MBI评分比较`x±s,分)

3.png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1。

讨 论

冲击波是一种安全无创、有效、无明显毒副作用、操作简便的新疗法。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该疗法对上肢痉挛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冲击波对上肢痉挛的临床治疗关键技术和治疗方案不统一,使其无法更好地推广应用。中医学中虽然没有上肢痉挛这一说法,但在文献中有诸多类似这一病名的描述,如“偏枯”“半身不遂”“痹证”“经筋病”等。脑卒中后出现半身不遂,随着肌筋的长期瘫痪失用,可造成被动牵拉性损伤,常出现结筋病灶点;也可因久病入络,结聚成“横络”,或因劳损筋肉形成结筋病灶点,致使经筋积损成结,阻碍经络气血运行。脑卒中后上肢痉挛表现为上肢屈肌张力增高,为阳经缓而阴经急,病变部位主要在手三阴经经筋循行部位,治疗宜采用平衡阴阳的方法。研究发现,通过针刺推拿经筋结点处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后的上肢痉挛。冲击波治疗也可理解为另一形式的针刺、推拿治疗,但较针刺更为无创,较推拿更为省力。冲击波是一种具有力学特性的声波,进入人体后产生机械效应、热效应、空化效应等一系列物理及生物效应而发挥其治疗作用。其缓解肌痉挛的作用机制还未确定,可能与调节运动神经元兴奋性、促进一氧化氮合成、改变软组织的物理形态等因素有关。因此,本研究在经筋理论指导下通过冲击波作用于手三阴经经筋及结筋病灶点,以期达到调和阴阳、舒筋缓急、改善上肢痉挛的目的,充分发挥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现代康复的优势。

本研究在评定方面采用了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该技术作为一种定量的组织力学评价在临床得到了迅速发展,被认为是一种无创的肌肉张力评价最佳方法,其中剪切波弹性成像作为超声弹性成像中的一种,可以通过测量剪切波速度以反映组织弹性。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能够定量评估患者肌痉挛程度,使其在评定方面更具客观性与精准性。

本研究结果表明,经筋理论指导下的冲击波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上肢痉挛程度,提高其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本文摘自《湖南中医杂志》2023年第39卷第10期

【免责声明】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健康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请向医生咨询与讨论。文章内的配图仅为示意图,且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640.gif

1670570419657900.jpg

微信图片_20221209094610.png

山东前沿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温馨提示: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详情。

1684982820228793.png

图片1_副本.png

100A_副本.png

100_副本.png

7140_副本.png

7240_副本.png

80B_副本.png

620_副本.png

微信截图_20221209164508.png


Copyright 2005-2019, Shandong Qianya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前沿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鲁ICP备14007146号-11578036291996593.png   20220307160206.png  鲁公网安备 37039002000468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鲁)-非经营性-2018-0330

未.jpg"和“前沿”为山东前沿医疗注册商标,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

疼痛科医用臭氧治疗仪厂家-内热针治疗仪-冲击波治疗仪-内热针-山东前沿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