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消融术联合射频热凝靶点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
臭氧消融术联合射频热凝靶点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
目的:观察臭氧消融术联合射频热凝靶点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8 年 11 月至2020 年 11 月该院收治的 70 例 LDH 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5 例。对照组采用射频热凝靶点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疼痛评分 [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功能评分 [ 日本骨科协会(腰椎)评估治疗分数(JOA)] 和不良事件发生率。
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 94.29%,高于对照组的 7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 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JOA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脊柱不稳、神经根损伤、大血管损伤、椎间隙感染等不良事件。
结论:臭氧消融术联合射频热凝靶点术治疗 LDH 患者可提高疗效,减轻疼痛,改善腰椎功能,效果优于单纯射频热凝靶点术治疗。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射频热凝靶点术;臭氧消融术;疼痛;腰椎功能;不良事件
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是脊椎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腰腿痛为其主要临床表现,轻者可采取牵引、推拿、针灸、药物治疗等非手术疗法,而症状严重、经半年以上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应采取手术疗法。射频热凝靶点术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在 X 线及导航系统的精确引导下直接作用于髓核,使其变性、凝固、缩小,从而解除对神经根的压迫,减轻疼痛,但部分患者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臭氧消融术是将臭氧注入椎间隙使髓核脱水萎缩的疗法,可用于 LDH 患者的辅助治疗。本文观察臭氧消融术联合射频热凝靶点术治疗 LDH 患者的效果。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1月至2020年11 月本院收治的 70 例 LDH 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诊断标准;经非手术治疗无效;临床资料完整。排除标准:存在腰椎手术史;合并椎管骨性狭窄或黄韧带肥厚;合并马尾神经损害;纤维环或后纵韧带钙化;凝血功能障碍;精神异常,语言、听力障碍。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 例。观察组男 28 例,女 7 例;年龄 21~49 岁,平均(35.71±3.46)岁;病程2~15年,平均(6.73±2.04)年;病变节段:L 3~48例,L 4~521例,L 5 ~S 1 6例。对照组男 29 例,女 6 例;年龄 22~51 岁,平均(35.68±3.44)岁;病程2~14年,平均(6.71±2.01)年; 病变节段:L 3~49 例,L 4~522 例,L 5 ~S 14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射频热凝靶点术治疗。患者取俯卧位,下腹垫软枕,常规消毒铺巾,行局部浸润麻醉,于脊柱中线旁开 8~10cm 处穿刺。在 C 型臂 X 光机透视下缓慢进针,进入椎间盘后将穿刺针内芯拔除,插入射频电极针,连接射频热疗机,测得阻抗为150~280Ω,则证实射频电极针在椎间盘内,行高频(50Hz)低电流(1mA)感觉测试及低频(2Hz)高电流(2mA)运动测试,确认患者无不适症状后,先分别行 60、70、80、90℃射频热凝治疗60s,患者无异常后再用 95℃热凝治疗3~4 个周期,每个周期 60s,待射频热凝机针芯温度降至40℃时拔出电极针,无菌敷料覆盖穿刺点,术毕。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射频热凝治疗后,沿穿刺针缓慢注入5~10mL60μg/mL 臭氧至椎间盘内,退针至椎间孔附近,再注入40μg/mL臭氧5~10mL,拔出穿刺针,无菌敷料覆盖穿刺点,术毕。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参照改良 MacNab 评定标准评估。优:疼痛消失,恢复日常工作和生活;良:疼痛明显缓解,日常工作和生活轻微受限;可:疼痛稍微缓解,日常工作和生活受限,对日常工作和生活仍有影响;差:与治疗前后无差别,甚至加重。(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总分0~10 分,评分越高表明痛感越强烈。(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腰椎功能评分。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腰椎)评估治疗分数(JOA)评估,包括主观症状、临床体征、日常活动受限度 3 个评分项,总分 0~29分,总分越高表明患者腰椎功能越好。(4)比较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0.0 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X2 检验,计量资料以(`x±s )表示,采用 t 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4.29%(33/35),高于对照组的 74.29%(26/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 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2.2 两组治疗前后 VAS 和 JOA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 VAS 和 JOA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 VAS 评分均低于治疗前,JOA 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 2 两组治疗前后 VAS 和 JOA 评分比较(分,`x±s)
注:与治疗前比较, * P<0.05
2.3 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两组均未出现脊柱不稳、神经根损伤、大血管损伤、椎间隙感染等不良事件。
目前 LDH 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主要存在两种解释,一种为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而刺激或压迫神经根,导致疼痛;另一种为由于髓核内糖蛋白、β- 蛋白溢出和组胺释放而刺激神经根,引起化学性神经根炎。减轻疼痛、改善腰椎功能为临床治疗 LDH 患者的主要目标。
射频热凝靶点术是一种治疗 LDH 的微创疗法,于2000年7月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射频是一种100~300Hz的高频交流电,当作用于椎间盘组织时,通过释放电流时产生的温热效应及离子震荡介导能量传递时产生的凝固效应而使髓核变性、凝固缩小,进而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同时能够破坏纤维环内层的神经末梢感受器,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而臭氧消融术亦为一种微创疗法,臭氧能够迅速氧化髓核内的蛋白多糖而使髓核细胞变性甚至坏死,进而缩小髓核体积,减轻对神经根的压迫,还能够刺激抑制性神经元释放脑啡肽而起到镇痛作用;此外,臭氧还能够拮抗过量氧化物、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而起到抗炎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优良率和 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提示臭氧消融术联合射频热凝靶点术治疗 LDH 患者效果显著。本研究结果还显示,两组均未出现脊柱不稳、神经根损伤、大血管损伤、椎间隙感染等不良事件,提示两种术式的安全性均较高。
综上所述,臭氧消融术联合射频热凝靶点术治疗 LDH 患者可提高疗效、减轻疼痛及改善腰椎功能,效果优于单纯射频热凝靶点术治疗。
----本文摘自《中国民康医学》第33卷第14期
【免责声明】本文系本网编辑转载,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