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臭氧治疗仪_三氧治疗仪_内热式针灸治疗仪_内热针治疗仪-山东前沿医疗

网站首页 > 技术支持 > 红外热像应用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患者腰骶部及相关背俞穴表皮温度

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腰痛患者腰骶部及相关背俞穴表皮温度

袁霄1,2 傅梦3 龚晓燕1,2 王灵丽1,2 赵舒梅1 张聪1 王和生1 刘兰英1,2(1.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2.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3.江苏开放大学健康养生研究所

摘 要

目的: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观察腰椎间盘突出症(LDH)腰痛患者腰骶部及相关背俞穴的表皮温度,探究病理状态下腧穴的功能属性变化。

方法:纳入50例LDH腰痛患者作为观察组、45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应用红外热像仪检测两组受试者腰骶部及双侧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的穴位表皮温度,计算两组受试者双侧腰骶部、背俞穴表皮温度差,比较观察组患者患侧与健侧腰骶部及相关背俞穴表皮温度。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腰骶部表皮温度及双侧腰骶部表皮温度差升高(P<0.001)。观察组患者双侧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表皮温度差较对照组升高(P<0.05,P<0.01,P<0.001)。观察组患者患侧腰骶部及肾俞、大肠俞表皮温度较健侧升高(P<0.001)。

结论:LDH腰痛患者腰骶部及相关背俞穴表皮温度左右失衡、不对称分布,肾俞、大肠俞存在穴位的相对特异性。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表皮温度;背俞穴;腰骶部;红外热成像;穴位特异性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患病率逐年升高,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临床发现腰痛是其早期出现症状。近年来,针灸、穴位贴敷等中医外治疗法在LDH治疗中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从经络循行角度来说,LDH与足太阳膀胱经密切相关,故临床组穴多以腰骶部背俞穴为主。背俞穴是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特定穴,其温度、压痛阈值等功能属性的改变往往能够反映机体生理病理信息,对疾病具有特异的诊断意义。本团队前期研究发现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相关背俞穴的体表温度存在特异性改变,提示背俞穴能够反映脏腑疾患。

研究表明LDH出现腰部疼痛、僵硬等症状与血液循环异常有关,这会使局部表皮温度发生改变。红外热成像技术(infrared thermography,IRT)作为一种功能性医学影像工具,能够客观反映局部组织的血液循环状况,已经广泛应用于针灸领域,尤其在经络腧穴客观化的研究中。研究表明在病理状态下,与疾病相关腧穴的形态结构、生物物理特性等会发生特异性变化。因此,本研究通过IRT观察LDH腰痛患者腰骶部相关背俞穴表皮温度的特征,探讨疾病状态下穴位的相对特异性,为针灸临床诊治LDH选穴提供依据。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23年5月至8月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苏省中医院针灸康复科门诊招募LDH患者 50例作为观察组。其中女30例,男20例;年龄22∼75(44±14)岁;体质量指数(23.11±1.82)kg/m2。同期招募健康受试者45例作为对照组。其中女20例,男25例;年龄22∼68(48±16)岁;体质量指数(24.07±3.46)kg/m2。两组受试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观察组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中《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指南》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标准。

对照组健康受试者以1990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作为诊断标准,即研究对象在躯体、精神、智力、社会适应、道德等多维度健全。

1.3 纳入标准

(1)观察组纳入标准:①符合LDH诊断标准,且以腰痛为主症;②年龄18~75岁;③具有清晰的语言沟通能力,能理解配合研究;④自愿参与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对照组纳入标准:①既往无腰腿疼痛病史;②年龄18~75岁;③具有清晰的语言沟通能力,能理解配合研究;④自愿参与本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①存在巨大椎间盘突出或伴有马尾神经压迫症状或出现肌力明显下降等手术指征者;②既往有腰椎病变手术史;③合并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腰椎结核或肿瘤等腰椎疾病者;④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肾结石等其他疾病引起腰痛者;⑤患有严重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等不能配合红外热成像检测者;⑥检测部位皮肤破损或有瘢痕者;⑦局部皮肤温度异常改变者;⑧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

研究方法

2.1 检测腧穴

应用医用红外热像仪(测温范围为20.0~45.5℃,温度显示分辨率为 0.01℃,测温精度≤0.3℃)进行红外热像图的拍摄。将边长为3 mm、厚度为2 mm 的正方形泡沫胶粘贴于表皮作为腰骶部区域定位标志(图1⑤),横轴的2个定位点分别为左、右侧髂后上嵴(图1③④),纵轴的2个定位点分别为L1、S1棘突下凹陷处(图1①②)。根据国家标准《经穴名称与定位》(GB/T 12346-2021),确定两组受试者背俞穴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表皮位置(图2)。

图1 受试者腰背部红外热成像图

1.jpg

图2 受试者腧穴定标图

2.jpg

2.2 检测方法

受试者在室温为24.0~26.0℃、无强光、无强噪声及电磁源等干扰的空间内进行检测,保持门窗处于关闭状态,使室内气流处于稳定状态。受试者进入检测室后,充分裸露背腰部检测部位,红外热成像仪距离检测部位80 cm左右。调试拍摄角度及距离适应受试者的体位及身高,确保背腰部在红外热成像图中充分展示。使用BK-MT02A医用红外热像仪拍摄聚焦良好的红外热成像图2幅;使用红外热成像仪配套的ImgInfrared1.0处理软件(分辨率为336×256,镜头焦距为50 mm,图像采样帧频为50Hz)采集并提取穴位的平均温度值。采集腰骶部、背俞穴表皮温度,计算两组受试者双侧腰骶部、背俞穴表皮温度差,温度差=|右侧腰骶部/背俞穴温度-左侧腰骶部/背俞穴温度|,比较观察组患者患侧与健侧腰骶部及相关背俞穴表皮温度。

2.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方差齐者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3.1 两组受试者腰骶部表皮温度、双侧腰骶部表皮温度差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腰骶部表皮温度及双侧腰骶部表皮温度差升高(P<0.001),见表1。

表1 两组受试者腰骶部表皮温度、双侧腰骶部表皮温度差比较(℃,`x±s) 

表1.png

3.2 两组受试者双侧相关背俞穴表皮温度差比较

观察组患者双侧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表皮温度差较对照组升高(P<0.05,P<0.01,P<0.001),观察组患者双侧三焦俞、膀胱俞温度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受试者双侧相关背俞穴表皮温度差比较(℃,`x±s) 

表2.png

3.3观察组患者患侧与健侧腰骶部及相关背俞穴表皮温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患侧腰骶部及肾俞、大肠俞表皮温度较健侧升高(P<0.001),观察组患者患侧三焦俞、气海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表皮温度与健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 3 观察组患者患侧与健侧腰骶部及相关背俞穴表皮温度比较 (℃,`x±s) 

表3.png

讨 论

穴位特异性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生物超微弱发光技术、红外热成像技术、脑功能成像技术、穴位电阻仪探测技术、氧传感针技术等。与光、电磁等检测方法相比,IRT能够更灵敏、无创、便捷地收集人体散发的红外辐射热,精确反映机体表皮温度的变化。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记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人体脏腑气血阴阳调和,机体的产热与散热处于平衡状态。然而阴阳失衡,机体处于病理状态时,脏腑或组织产热与散热失衡,此时表皮温度会出现寒热偏离。虽然CT、MRI等影像诊断技术能够准确地反映病变的节段,但只有在病变达到一定体积、密度时,才能够检测出异常的结构变化,而IRT可反映组织代谢等功能变化,最终实现疾病早期诊断。近年来,IRT被广泛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等疼痛性疾病的诊断。梁芳等将LDH患者的CT/MRI检查结果与IRT检测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发现IRT检测的阳性率高达94.4%。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健康受试者比较,LDH腰痛患者腰骶部表皮温度、左右侧腰骶部表皮温度差均升高。LDH患者腰骶部温度存在病理性升高、左右失衡的状态,可见IRT能够间接反映病变区域组织代谢变化,可作为辅助诊断手段之一。

LDH属于中医学中“腰痛”“痹证”等范畴。《灵枢·经脉》载“经脉所过,主治所及”,LDH临床上以腰痛为主要症状的患者,病位在阳,故本病针灸选穴多以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为主。现代研究表明,人体在生理、病理状态下,腧穴具有不同的功能表现,腧穴不仅可以作为针灸治疗的主要靶点,同样可以作为疾病的反应部位。而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的部位,具有沟通脏腑和表皮的功能,临床上可通过观察背俞穴的异常来诊断相应的疾病。

本研究采用IRT探究同一经脉不同腧穴左右温度差、同一腧穴患侧与健侧温度差。通过IRT对LDH腰痛患者腰骶部和相关背俞穴表皮温度进行提取并分析,结果表明,LDH相关背俞穴呈现表皮温度左右不对称的改变,说明在疾病状态下,穴区的表皮温度常呈不对称分布。同时,LDH腰痛患者患侧肾俞、大肠俞存在病理性升温。中医学理论认为,腰为肾之府,腰部病变大多与肾相关。肾主骨生髓,而LDH属于脊柱病变,为骨的病变,所以其病位大多与肾相关。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疏通经络、运行气血为针刺治疗的主要功能之一。肾俞属于肾之背俞穴,腰椎病变为肾之生理功能异常的外部证候,所以在LDH病变中具有特异性。研究表明,LDH好发于L4/L5。大肠俞位于脊柱区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而小肠俞、膀胱俞的位置则为骶区,关元俞横平第5腰椎棘突下,三焦俞横平第1腰椎棘突下,所以,依据发病位置与近端取穴原则,大肠俞距离L4/L5更近,所以更具有特异性。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大肠俞深处为L5神经根出处,通过刺激可抑制周围神经的兴奋性,从而达到镇痛目的。而针刺肾俞可降低腰部横纹肌细胞死亡,改善血液循环,进而缓解疼痛,也可说明穴位特异性,同时也佐证了肾俞、大肠俞是古今针灸、穴位贴敷等中医外治法使用频次最高的腰背部腧穴。

本研究结果显示,LDH腰痛患者腰骶部及相关背俞穴温度呈现病理性升高。中医学对于腰椎间盘突出辨证分型分为4种,包括气滞血瘀型、寒湿痹阻型、湿热痹阻型和肝肾亏虚型。其中瘀血、寒湿、阳气亏虚会导致患处较键侧寒凉,而湿热和阴虚则会导致热象产生。按照比例推测,出现穴位温度降低者偏多。但结果表明穴位温度明显升高,这可能与LDH患者病变部位释放炎性因子,使得局部血管扩张和血流增快,导致皮温升高有关。

本研究也存在不足与局限性,一方面,中医学腰痛的辨证分型可能会影响温度的变化,未来或可进行辨证分型后分别采用红外热成像技术加以研究;另一方面,临床治疗常“以痛为腧”,提示腧穴还存在力的敏感性,该研究中未涉及,在后续研究中将对腧穴的特异性进行全面、深入探讨。

----本文摘自《中国针灸》2024年第01期

【免责声明】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的健康信息,不能代替任何个人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个人的医学问题,请向医生咨询与讨论。文章内的配图仅为示意图,且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640.gif


1670570419657900.jpg

微信图片_20221209094610.png

山东前沿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概况

温馨提示:点击下方图片查看详情。

1684982820228793.png

图片1_副本.png

100A_副本.png

100_副本.png

7140_副本.png

7240_副本.png

80B_副本.png

620_副本.png

ZAMT-IR1_副本.png

图片1_副本.png

微信截图_20221209164508.png


Copyright 2005-2019, Shandong Qianyan Medical Instrument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山东前沿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鲁ICP备14007146号-11578036291996593.png   20220307160206.png  鲁公网安备 37039002000468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鲁)-非经营性-2018-0330

未.jpg"和“前沿”为山东前沿医疗注册商标,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使用。

疼痛科医用臭氧治疗仪厂家-内热针治疗仪-冲击波治疗仪-内热针-山东前沿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